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环保科普
菜场垃圾变身有机肥
发布时间:2018/2/12 14:49:02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728

化废为宝,菜场垃圾变身有机肥
苏州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就地处置年内将全覆盖

新华调查

1月29日,苏州市新民桥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处理站内,随着垃圾桶被提起翻倒,桶内的菜边皮、鱼肚肠等稳稳落在戴着手套、口罩的工作人员面前,经过人工快速分拣后,这些垃圾再通过传送带进入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内,制成有机肥原料。

新民桥农贸市场在苏州市最早“尝鲜”有机垃圾就地处置。今年1月,苏州开始强制推行有机垃圾就地处置制度,年内要实现全市216家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就地处置全覆盖。

垃圾“变身”有机肥原料

老家在苏北的蔬菜摊摊主刘海云记得,一年多前,新民桥农贸市场管理方特意腾出两个门面,放置了一台崭新的设备,又给摊主们配置了统一的垃圾桶。“菜叶、肉皮等都可扔进去,但塑料瓶、包装袋不能扔。”刘海云被告知,这个设备叫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能把垃圾就地处理成有机肥料。

“这是一台小型设备,每天能处理2吨有机垃圾,现在基本上天天满负荷运行。”负责分拣工作的吴建飞师傅告诉记者,处理机运作原理并不复杂,一旦垃圾进入后,首先会被搅拌粉碎,接着碎渣再进入放有特定微生物菌种的发酵箱,发酵20个小时左右。1吨垃圾可转化为200公斤左右有机肥原料。但这些原料还要送到肥料厂,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绿化、水田、旱地、果园直接使用的有机肥料。

走进苏州高新区通安镇一家有机肥料厂,厂长陆永年正和工人一起,将农贸市场送来的咖啡色、半湿的有机肥原料平铺在地,这样的自然发酵过程要持续一个月左右,紧接着还要添加多种辅料和菌种,再经历几次发酵处理。“垃圾资源化处理虽然耗时耗力,但它切实把城市废弃物变成了‘宝贝’。”陆永年透露,相比常规加工,用这种农贸市场送来的“垃圾”做原料替代,制作周期会更长,成本也更高,因此当前这些有机肥原料都是免费赠送给厂里。

农贸市场就地处置

苏州是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每天产生大量生活垃圾日益成为城市负担。去年,苏州市区累计处置生活垃圾274.84万吨,对终端处置造成巨大压力。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苏州一直在探索各种办法实现垃圾源头分流减量。

城市随处可见的农贸市场,是不折不扣的垃圾“高产户”。苏州全市目前有216家农贸市场,其中仅姑苏区现有的49家农贸市场,每天就能产生140吨左右有机垃圾,一旦全域试行易腐垃圾就地处理,垃圾源头分流减量效果将非常可观。以新民桥农贸市场为例,去年一年,该市场就地处理近800吨有机垃圾,不但变废为宝,还实实在在为城市垃圾处理减轻压力。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副主任干磊告诉记者,相比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农贸市场的垃圾成分相对简单,其中蔬果、餐厨类有机垃圾要占到所有垃圾八成以上,更适合有机化处理。同时,垃圾分类对象主要是摊主,更易管理执行。

苏州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就地处置。截至去年底,该市已建成43个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就地处置站,覆盖了74个农贸市场,一年共处置4376吨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去年底,苏州市区农贸市场开始进入“强制分类”阶段,禁止农贸市场有机垃圾进入该市生活垃圾终端设施处置,全部推行就近处置。

全覆盖需解决“落地难”

目前,苏州一大批农贸市场正在上马建设处置点。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离实现全市农贸市场全覆盖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资金投入大是造成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就地处置推进难的首要原因。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推行有机垃圾就地处理的农贸市场,几乎都是采用财政补贴、财政购买服务的办法推进。每吨垃圾处理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包括场地、设备、人工和处置费等,所以要全面推行财政压力会非常大。“而且,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很难让这些菜叶子变成市场价值较大的‘宝贝’,因此市场化运营也是困难重重,当前只能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

即便投入了大量资金,处置点仍面临“落地难”。“目前,新民桥农贸市场只有一台小型设备,但是到夏天旺季的时候,农贸市场一天要产生5吨到8吨有机垃圾,超出部分只能直接送到垃圾终端处置。”苏州市高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负责新民桥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处置点的运维,总工程师唐兴法坦言,作为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原本就寸土寸金,结构非常紧凑,要在市场内或附近挤出空间安置设备,确实非常困难。相比之下,面积较大的城镇农贸市场,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破解这些难题,除了政府加大投入,苏州还将尝试建立合适的经费保障机制,农贸市场根据强制分类的要求,也承担一部分垃圾处理费。此外,用共享理念来解决“痛点”也是对策之一。除了小型、分散的有机垃圾处置点,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正在建设2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后这些区域的农贸市场、居民小区的有机垃圾等,或可共享垃圾处置点。

本报记者 陈雨薇 李仲勋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