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环保节日
世界水日,这五个关于水的谣言你信了吗
发布时间:2018/3/23 0:20:50
来源:人民网   点击:716

人民网“求真”栏目
世界水日,这五个关于水的谣言你信了吗

弱碱性水有利健康?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形成酸性体质?瓶装水放后备箱暴晒会致癌?今天是“世界水日”,“求真”为你盘点了有关水的不实传闻,一起来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吧。

1.“弱碱性水有利健康”

【传闻】弱碱性水是最符合人体需求的健康水,有营养保健作用,不仅能促进人体发育,还可以防止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真相】国家制定饮用水pH值标准是出于管道运输考虑,与健康无关。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称,目前并没证据证明水的pH值与健康有关。《生命时报》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我国生活饮用水指标中确实有pH值一项,范围是6.5—8.5,但这并不是健康指标,而主要是出于防止金属管道被pH值较低液体腐蚀的考虑。

2.“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形成酸性体质”

【传闻】纯净水pH值为5~7,呈酸性。而人体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如果长期饮用纯净水,将会破坏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关系,导致人体酸性化。而一旦体质呈酸性,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差,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组织机能就会减弱。因此,纯净水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真相】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经食药监总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营养学会和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确认,“饮用纯净水会形成酸性体质”是一则谣言。

事实上,在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性废物。因此,与人体本身所具有的三大酸碱调节系统相比,摄入的纯净水中所具有的酸碱物质含量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依靠少量的酸碱物质,纯净水并不能改变人体酸碱度,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3.“家用臭氧水机制出的臭氧水能治病”

【传闻】臭氧水机能“使水中的氧气含量增加,水成为活性水,不仅溶解性、渗透力增强,还能激活老化的细胞,加速新陈代谢,从而提高人的免疫力”。

【真相】2013年的文章《人民日报求证:各种“功能水” 其实不靠谱》中就曾指出,专家表示从未听说水能治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健表示“水主要由氢和氧构成,不论怎么处理都不可能具有特殊疗效,除非添加其他物质。而添加了其他物质后,也就不是单纯的水了,该不该喝、怎么喝都要因人而异。”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表示,即便是一些制水机能够起到活化水分子、增强溶解性的作用,但现在没有任何试验可以证明其效果。并提醒,臭氧水机要慎用,因为臭氧属于强氧化物,长期饮用这种水有可能对口腔及胃肠黏膜造成损伤。

4.“瓶装水放后备箱暴晒会致癌”

【传闻】在汽车里放久了的瓶装水千万不要喝,因为经过暴晒,矿泉水瓶发生变形,可能会溶出铅、锑、钡、硒以及增塑剂等有害致癌物质。

【真相】目前市场上用来装饮用水的塑料瓶,大都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一般不添加增塑剂,在温度小于120℃时是十分安全的。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暴晒下车内的温度会升高,也不可能达到120℃。 2013年,《生命时报》就曾通过实验进行辟谣称,实验显示,在一辆暴晒了大半天的汽车后备箱取出一瓶饮用水,瓶身并未变软,而当时车内温度为52℃。所以,只要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饮用水,水源和塑料瓶符合国标,就不必担心暴晒后会释放致癌物。

5.“人必须每天喝八杯水”

【传闻】水是生命之源,每天必须喝够八杯水才能满足人体正常需水量。

【真相】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李月红表示,不能一味的强调“一天必须要喝八杯水”这个概念。单用八杯水来衡量人体日常饮水量是不准确的,除了饮水之外,三餐食用的瓜果蔬菜也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水分。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王玉英称:“这不是绝对的,喝水与人的年龄、体质,活动状态以及气候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医来讲,脾胃虚寒的人喝多了水会胃疼胃胀,肾阳虚的人喝点水就要上厕所,还有湿血特别盛的人,喝了点水就出现水肿,这些人都不适宜大量的饮水。”(孝金波 王亚静 杨思萱整理)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生命时报》、人民网等。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