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靠深化改革保障治水投资到位
发布时间:2018/8/11 23:09:11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356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解析——
靠深化改革保障治水投资到位
本报记者 刘 毅

  在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介绍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保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回应了治水资金来源等相关问题。
  加大财政投入十分必要,还需激发和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有机构估计黑臭水体整治将花费7000亿元,怎样看待这个数字?”有记者提问。
  张波回答,现在全国的供水管道长度100多万公里,污水的管道长度只有60多万公里,正常来说,水来了和水回去的管道长度不应该差太多。污水管道还差40万公里左右的长度,1公里污水管道平均大概需要300万元,这么一算,差不多光污水管网就有1万亿元的缺口。另外还有污水处理厂,还有河道的综合整治,总的投资数量很大,预计会超过1万亿元。
  “很多同志一说到黑臭水体整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毫无疑问是十分必要的,但单靠各地财政投入,面对上万亿元的治理市场,地方财政是担不起来的。”张波说,“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来激发和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张波表示,各地应该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改革,理顺污水垃圾的收费标准。价格政策要理顺,原则上不低于处理处置成本。一些收费标准提高以后,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政府就要统筹兼顾来解决问题,而不能说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不去深化改革,就不去调整这些收费标准。不调整,市场就起不来,而市场起不来,政府财政又担不起来,这个问题不就无解了吗?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首先要在价格政策、经济政策上理顺,要勇于担当,善于统筹兼顾、化解问题,同时还要加强监管,提高管网的建设质量和治污设施的管理维护水平。
  “政府该做的做到了,就会有效激发市场的作用。只要我们经济政策到位、监管到位,就可以有效释放市场活力,扩大内需。而且黑臭水体整治之后,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老百姓高兴了,还会拉动周边的房地产、人气,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张波说。
  经济发达地区有环保落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环保先进的
  治理黑臭水体需要大量资金,有些地方有畏难情绪,有些地方甚至以财政困难为挡箭牌,不作为、慢作为。针对这个问题,张波表示,这次督查发现的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各地的观念、能力、作风。做环保实际上有三个境界,第一是“怨环保”,认为“我们搞发展不容易,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难度很大,你们环保净来捣乱”。第二是“干环保”,中央有要求、群众有呼声、媒体曝光,不干不行,干得很辛苦。第三是“爱环保”,环保有效推动了当地的转型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成了当地的核心竞争力。这三种情形当前同时存在,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地观念、能力、作风上的差别。
  张波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种“融”的理念和方法要求我们必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些地方总是把环保工作和经济发展相对立,以为做了环保就会影响发展,或者搞发展就不能搞环保,这个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上的问题,一定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理念转不过来,工作就很难到位。
  张波表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环保落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环保先进的。例如,山东菏泽市处于鲁西南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不富裕,去年污水处理能力在16万吨,他们通过理顺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的方式,政府和社会加强合作,用一年时间,又新增了16万吨处理能力,翻了一番。
  张波介绍,有的地方还把黑臭水体治理和附近区域的开发结合起来,第三方投资治理黑臭水体后,周边的土地开发也由其来负责,当负面资产转为正面资产,有了收益,可以用收益来反哺黑臭水体的治理。
  “不在于经济困难还是经济发达,关键在于政府是不是更好地发挥了作用。当前整治黑臭水体特别需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新发展理念要落实到位,这是关键。”张波说。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