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生态旅游:不是产品是理念
发布时间:2019/9/16 22:43:51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1115

长三角生态旅游高峰论坛在宁举行,业内人士直言:
生态旅游:不是产品是理念

    “我们能够提供的旅游产品,其实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当我们只盯着绿水青山发展旅游时,却忽视了,荒漠、海洋等多样化的生态禀赋也能成为游客体验的对象。”9月15日举办的2019长三角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的一番话,点出了生态旅游的无限潜力。
    作为2019年上海旅游节首场重大活动,由长三角生态旅游区联盟主办的2019长三角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以“智慧生态与旅游业转型”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共话发展,留下诸多启示。

长三角生态旅游
机遇与短板并存

    峰会上发布的《长三角生态旅游报告》显示,长三角生态旅游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分配不均,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类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安徽、浙江、江苏拥有量中等偏上,构成了长三角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其次,长三角发展生态旅游拥有较为领先的技术优势,区域人口数量庞大,居民素质高,旅游需求位居全国前列;再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在交通、教育、金融和产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成熟的合作机制为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另一方面,专家也提醒,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球七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和排名靠前的城市群相比,第三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纽约湾区城市群人均GDP7.72万元,旧金山湾区人均GDP10.81万元,东京湾区人均GDP4.24万元,而长三角城市群人均GDP仅为1.31万元。

高质量旅游
需要一体化考量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厉新建提出,此时我们尤需站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视野下,重新审视“何为生态旅游”的问题。
    “生态旅游决不仅是在生态环境很好的目的地旅游,而是拥有很强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旅游者在生态空间中的消费。”厉新建说。
    拥有高质量的生态、高质量的游客、高质量的产品,才是高质量的生态旅游。厉新建说,“生态旅游意味着社会、旅游和人的全面现代化。”
    长三角生态旅游必须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视野下通盘考虑。厉新建提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不单是共同的生态治理,更应该是区域市场动能的连接,长三角旅游面临区域资源禀赋和消费需求不平衡的难题:“东部”旅游需求旺盛、旅游发展水平高,但旅游资源纵深相对不足,生态容量面临很大压力;“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但旅游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旅游产品创新力度、旅游服务与管理高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乡村是城市休闲度假的主要承载空间,但乡村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整合、乡村空间利用等还很难满足城市消费能力释放的需要。
    厉新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高质量旅游,要把发达区域的生态需求和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东部,城市是龙头;西部,乡村是龙身和龙尾。只有少数的龙头区域,没有龙身与龙尾在各自擅长领域的效能发挥,区域旅游的整条龙的形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

生态旅游不仅是产品,
更重要的是理念

    峰会上,旅游业从业者和行业专家从自身经验出发,多角度丰富了长三角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命题。
    如何充分利用2个多亿的用户资源,来为旅游业赋能?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韩美介绍,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除了通勤场景,用户在旅游场景出行的“痛点也是非常痛的”,哈啰于是与全国95个城市、300多个景区展开合作,提供适宜景区场景骑行的各类共享车型。韩美透露,下一步,哈啰出行还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采集应用能力、软硬件研发交互能力,提升景区的智慧管理能力。
    乡村振兴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头戏。盐城市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负责人介绍,在把乡村建设成赏花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当地农民实现了从果农、粮农到花农的身份转变和相应的收益提升、境界提升。“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日均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的背景下,我们发动方圆五六公里的农民承担卫生处理任务,邀请他们打开院门,接待五湖四海宾客,并充分开放各类场地为游客提供泊位。”
    上海市建设交通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认为,长三角打造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要把游客出行的全部过程,包括从家里出来到景点,再从景点回家,整体纳入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去。譬如,沪杭线、沪宁线、杭宁线、杭甬线,这些铁路资源如何纳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长三角地区小汽车出行需求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长三角区域真正成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些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探讨。”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提醒,要警惕一些地区套用“生态旅游”的高大上概念,旧瓶装新酒:“生态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而是一种理念,人在这种旅游模式中不再是主体,而是客体。纵观现在的各类景区,多数是驯化自然,还有当下盛行的文旅小镇,究竟是尊重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社会发展方式,还是硬生生把它们改造成供旅游的景观呢?因此,发展长三角生态旅游,如果继续以传统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为运营方式,这样的旅游发展模式,恐怕是无法做到‘生态’的。”
    杨宜勇则寄语新时代的旅游者,转变传统的走马观花、吃喝消遣的浅层旅游方式,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像古代旅行家徐霞客那样,用心、用情走过祖国大地,在与自然山川的亲密接触中,实现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和人与生态的共同发展。
本报记者 冯圆芳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