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绿色生活
预防胆结石,从护胆开始
发布时间:2017/12/12 21:23:27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383

五十多岁的胖嫂,平时饭局不断,爱吃大鱼大肉,偶尔饭后会出现右上腹部不太舒服,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上个周末,胖嫂饭后陪着从外地回来的儿女们看电视,突然喊肚子疼,一下子疼得在地上打滚,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经检查,原来是胆石症发作了,医生建议立即行胆囊切除术。胖嫂很苦闷,平时也没什么明显症状,怎么这次胆绞痛要立即把胆囊切了呢?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普外科徐晋主任说,胆结石是胆汁某些有机成分或无机盐类由溶解状态析出、沉淀,并在胆管或胆囊内形成结晶。临床分为三种:胆固醇结石含胆固醇为主、胆色素性结石以胆红素为主、混合性胆石由胆色素胆固醇和钙盐结合而成。

胆汁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一旦进食油脂过高的食物,胆石症患者因胆汁分泌异常,不能有效消化脂肪而出现腹泻;胆汁又可刺激大小肠蠕动异常造成便秘。

胆石症又有“隐性结石”一说。“隐性结石”平时症状不显,但在疲劳、饱餐、饮酒等情况下易急性发作,所以一开始胖嫂腹痛并不明显。结石作为异物长期刺激胆囊产生慢性炎症甚至感染,胆囊壁增厚、粘膜有胆固醇结晶沉积,影响胆汁浓缩和排放,最终在刺激下急性发作。需要警惕的是:很多患者发作时表现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伴右后背隐痛等症状,常常会被误以为“胃炎”“胃肠炎”等。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有非手术保守治疗、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适合保守治疗的情况具有独特的针对性,如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1cm、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再次手术困难、肝内胆管广泛小结石、症状轻又无结石并发症的较大结石患者等等。非手术治疗的手段很多,西医主要以抗炎解痉为主,中医治疗手段较多,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

胖嫂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病情险恶,胆囊有坏疽、穿孔的危险。还有当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慢性胆囊炎伴结石、明显症状的胆石症患者、胆囊管发生阻塞、胆囊息肉大于10mm、胆囊穿孔、胆囊恶性肿瘤这些情况时都需要手术治疗。现在临床胆囊切除术已经相当成熟,有传统开腹手术和现在常用腹腔镜手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肠吻合术等。目前胆囊切除术多以微创手术为主,有保胆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纤维胆道镜技术等。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胆囊切除“金标准”。它对腹壁损伤小,开几个孔就可以,伤口疼痛小,恢复快;伤口小,无需皮肤缝合;术后感染小,对内脏干扰也小,胃肠功能恢复快。

但是腹腔镜手术对主刀医生要求高,发生并发症对术后恢复影响大,特殊情况下术中还要改为开腹手术。且不是所有的胆囊切除都可以腹腔镜下手术,比如胆囊炎病史长,粘连水肿严重、胆囊颈部有结石堵塞、萎缩性胆囊炎、有过腹部手术史、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都需要传统开腹手术。

中医辨证中胆囊炎被称为“胆石症”,为湿、热、浊、毒与胆汁互结成石,淤阻于胆道而引起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胁痛”“胆胀”“黄疸”范畴。常常由于脾胃虚弱,酿生痰湿,壅阻气机,瘀血内停,郁而化热,煎熬胆汁,以致痰浊、瘀血相互交结而成结石。一般认为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邪内侵,中焦湿热,虫积以及瘀血内阻等因素有关,多因情绪波动、寒温不适、过食油腻而诱发。

徐晋主任认为,治疗应祛邪兼顾脾胃,养阴柔肝,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进行治疗。患者缓解期可去门诊服用中药调理治疗,平时亦可自制药茶饮保健。保持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胆囊炎患者极其重要。如果胖嫂提前意识到胆石症危害并进行有效预防则可完全避免胆囊手术。胆囊炎发作时,不可食用油炸食物、蛋类、肉汤及烟酒,一切酒类刺激性食物都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从而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进食最好以低脂肪、低蛋白等易消化流食为主。症状减轻以后可以吃瘦肉、鱼蛋、奶和水果蔬菜等。

胆囊炎慢性期,平日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比如萝卜、青菜、豆类等,多补充水分,最好每日2000ml。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可以刺激胆汁分泌。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腻肉类、油炸食物、动物内脏、含油脂多的干果、动物脑、肝及鱼子等食物。慢性胆囊炎患者也不可盲目进补。

常见的有益于胆石症的健康食物有:核桃,含有丰富亚油酸,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形成,阻止胆固醇结晶的形成;生姜,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减少胆汁内黏蛋白的含量,抑制结石成核;黑木耳,可润滑肝内、肝外胆管,促进结石排出;金桔,含有丰富维生素与各种矿物质对治疗胆石症有很大的帮助。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