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共此月圆时,同叙家国情
发布时间:2023/9/28 15:32:29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756

共此月圆时,同叙家国情(人民时评)
胡文婷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向上向好,构成了国家欣欣向荣的基石,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
  中秋将至,航空公司推出的“赏月航班”提供新的赏月体验,街道社区开展的中秋活动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社交媒体上刷屏的中秋快乐动图增添了节日的轻松感与趣味性,让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活力。大江南北秋意渐浓,节日气氛不断升温,涌动着对团圆的渴望与喜悦,体现着薪火相传、延绵不绝的文化基因。
  “中秋佳月最端圆”。在中秋国庆双节前夕,回家团圆或与家人一起旅游,成为许多人的期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秋节更是被称为“团圆节”。皓月当空之时,一家人围坐一堂,老人给孩子讲述嫦娥的故事,孩子跟着父母吟咏那些脍炙人口的中秋诗词,一起吃月饼赏明月,乐何如哉!这样的团圆,既体现着亲情的凝聚,也传承着独特的家庭文化。围绕中秋夜的一轮明月,古往今来多少人寄托情思,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千古流传的诗词,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沉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同庆,这一时间巧合让人们感受到家与国的深层联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家与国,己与人,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双节期间,从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到丰富物质和文化产品供应,各行各业都有不少人需要坚守岗位,为千家万户的团圆托底。亲友欢聚时,人们感受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对“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秋节承载着中国人贯穿古今的情怀,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沟通中外,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东亚及东南亚不少国家亦有中秋传统,在赏月、拜月之外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庆祝民俗。而海外游子每逢中秋佳节,也喜欢开展文艺演出、赏灯猜谜、制作月饼等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山海的魅力。中国的咏月诗词被翻译成英、法、俄等多种语言,流传海外,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以中秋佳节为窗口,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助于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今天,无论是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实现古今“穿越”,还是线上线下的中秋互动,都是在创新方式方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以共度中秋佳节为契机,挖掘诗词歌赋、礼仪风俗中的文化内涵,多样态、多维度地展示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
  神州大地,日月光华;华夏文化,亘古亘今。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向上向好,构成了国家欣欣向荣的基石,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中华民族丰厚的滋养,必将不断与时俱进、返本开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文化基石。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5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