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环保科普
给八个年龄段的男性8条养生建议
发布时间:2023/11/18 12:16:44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2226

《黄帝内经》中记载,男性生长发育以每8年为一个阶段,在肾气由萌动至充盛,继而衰少终至耗竭的演变过程中,身体的骨骼、牙齿、生殖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标志性变化。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韩晓明表示,“八八”理论诞生于两千多年前,即便当今社会的饮食、环境、生活节奏等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其中对男性生长发育基本规律的阐释已被现代学者证明了其准确性与客观性,至今仍值得借鉴。

一八(8岁)

《黄帝内经》: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专家建议:饮食有节制,教育过程多加引导

8岁左右,男性肾气逐渐升腾,乳牙替换,恒牙萌出,头发变得乌黑茂盛。有些长辈的传统观念认为“胖孩子抵抗力更强”,因此放任孩子吃甜食、油炸甚至是垃圾食品。中医认为充实的肾气是牙齿骨骼强健的基础,甜味独入脾,过食则会令脾气强盛克伤肾水,所以此时饮食应当有所节制。在学习方面,男女大脑发育进程不同,教育过程中应多加引导,避免苛责比较,适当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男子二八(16岁)

《黄帝内经》: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专家建议:心理“断奶期”,培养道德素养和兴趣爱好

16岁,男孩即将成长为男人,肾气充盈从而精力旺盛。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身高增加、骨骼粗壮、长出喉结胡须,精满溢泻,体内的阴阳之气调和,已具备生育能力。此时,男孩们思想活跃、充满幻想、追求异性、逆反心强。此时正是心理上的“断奶期”,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积极启发兴趣爱好,激发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八(24岁)

《黄帝内经》: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专家建议:知节制,善自律,勿耗精

24岁时肾中精气充足,身体强壮,智齿萌出的过程可能带来一些小烦恼。男性身体发育进程结束的时间普遍晚于女性,而许多年轻人不知节制,吸烟酗酒、熬夜玩乐、房劳纵欲等都会耗散肾中精气,精液内伤。不管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还是在两性关系中都非常需要把握一个度。

四八(32岁)

《黄帝内经》: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专家建议:适龄生育,中医助力

此时男性肾中精气充沛,身体发育达到顶点。科学家也从多方面的研究中证明精子质量在这个阶段达到最高峰,持续数年后逐渐下降,因此,最好在这个年龄段完成孕育健康后代的计划。虽然不孕夫妇中男性因素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吸烟酗酒、久坐不动、体形肥胖等都会影响精子质量。中医药可以通过补肾调节男性生殖内分泌等改善精子质量,有良好的安全与有效性。

五八(40岁)

《黄帝内经》: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专家建议:防微杜渐,多食多子之品

不惑之年的男性肾气开始衰退,头发开始变得稀少,牙齿也不再充满光泽,加之案牍劳累加剧了肾气损耗。中医认为“凡多子之药皆属肾”,桑葚子、覆盆子、五味子、沙苑子等在这个年龄段都可以多食一些。此外,工作之余抽空做一做叩齿吞津、提肛运动等,也是能补益肾气的小妙招。

六八(48岁)

《黄帝内经》: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专家建议:温阳固肾,调整心态

48岁开始,循经面部的三条阳经经脉气血虚衰,因此面容枯槁;肾气进一步衰少,须发花白,与生殖有关的系统亦逐渐退化,男性往往觉得力不从心,开始真正的感受到衰老的存在。“阳气者生之本”,食物上可以多吃补肾壮阳的食品,如核桃仁、韭菜、羊肉等。

七八(56岁)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专家建议:肝肾同补

主管生殖发育的“天癸”在陪伴男性大半生后基本耗竭,生育力显著下降,衰老之态毕现。此期的男性便要注意肝肾同补。传统理论中肾主黑色,肝主青色,咸入肾,酸入肝。想肝肾同补,就要注意食用黑色、咸味的食物,如黑芝麻、黑大豆、海参等以及青色、有酸味的食物,如乌梅、菠菜、奇异果等。

八八(64岁)

《黄帝内经》:八八则齿发去

专家建议:平衡阴阳,颐养天年

64岁左右的男性牙齿、头发均脱落,寓意着肾精耗竭、肾气虚衰,正式步入老年阶段。应注意调养五脏,调畅情志,平衡阴阳,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