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这场高校调研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24/4/16 20:42:06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364

政经1号︱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这场高校调研给出答案

    莺飞草长,青绿复萌。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走进田间地头、科研院所、企业车间,江苏大地正向“新”而动,“新”意频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

    3月25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前往南京理工大学调研。他希望南理工传承光荣传统,植根江苏沃土,持续做好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的大文章,更好地实现制造大省和理工名校双向赋能。
    作为科教大省、产业大省,江苏正持续激活高校内的“科创因子”,不断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从0到1”,提升科创“策源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科技创新。高校位于创新链的前端,是重大技术创新的主战场、科技成果的“供给库”。
    江苏高等教育资源优渥,拥有160多所高校,其中16所高校的48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数据显示,江苏高校内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余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较十年前增长近2倍。“国字头”科研集群更加凸显江苏高校科技实力雄厚。
    在调研中,信长星走进南京理工大学的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在这里,高校科研人员正致力于高端装备轻质耐热合金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够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新材料与新技术。信长星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一方向的确立对高校科技创新有着引领性作用。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江苏高校深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每一个“从0到1”的突破,都是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靠拢的一次迈步。
    南京大学参与研制的中国首颗太阳科学观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并在轨应用,开启了中国空间探日的新时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30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祝融”“蛟龙”“天和”等大国重器的背后,也都有着江苏高校团队的身影。
    高校科技创新既要“顶天”,也要“立地”。一大批科研人员叩问太空的同时,还有不少研究学者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课题,用科研成果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前不久,南京邮电大学团队成功开发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有望显著提高脑中风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并获益的人数。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扎根田间地头,通过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攻克镰刀菌病害防治的世界难题,给万千农户带来“福音”。
    为有源头活水来,江苏高校创新“蓄水池”日益成型,富集的科教资源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创新策源。

    从“书架”走上“货架”,加速科创产业深融
    调研中,信长星重点考察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他指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他还特别提到,实验室将“提升科技工业研发能力和装备性能”作为工作目标,正是两个创新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江苏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3年,江苏统筹推进89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8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在孵企业数量全国第一,2023年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数量领跑全国。过去这一年,江苏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聚变,“科创森林”枝繁叶茂。
    信长星强调,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涌现更多创新成果,契合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高校是科创资源的“富矿”,一批批创新成果“宝藏”亟待转化落地。近年来,江苏多所高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比如,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宇宁携团队自主研发的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显示技术,将亿万像素阵列“浓缩”到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器件上,再通过精细的光学结构完成光场调控,能呈现可大可小、可远可近的虚拟画面。目前,这项前沿科技成果在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的帮助下,创新采用“专利转让”与“作价投资”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方式,已获得天使投资。
    校地联动搭建创新成果“孵化器”也是不少高校深化科技创新与创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招”。以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市共建的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为例,在这里,教师可以深度参与企业产品从研发到应用的全流程,企业科研人员可以成为学校专业课程的教授,学生可以“零距离”带着企业课题学习实践,创新资源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止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与常州市金坛区校地合作硕果满枝;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市丹徒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泰州合作办学……“名校+名城”强强联合、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高校智慧和力量。

    培养时代新人,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活水”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之中,人才是最具创造力的引领性因素,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力量。
    在本次调研中,信长星特别就人才培养做出指示。他强调,南理工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更好地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支撑。
    近年来,全省高度重视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驶入快车道,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高水平大学群体。
    在人才培养上,江苏不断完善专业培养体系,通过“上新”新专业、调整已有专业,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江苏增设、调整的专业就有120个。细数这些专业,新江苏传媒记者注意到,增设的专业大多以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前提,服务经济发展。比如无锡学院新增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适应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专业,面向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实施交叉学科培养。
    人工智能是当下社会的重点,紧跟时代步伐,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在宁高校加紧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开发能力,增强他们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就业与创业竞争力。
    为了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江苏还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前不久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加强人才“引育用留”,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包容性和发展环境的黏着度,下更大功夫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实施高效能聚才行动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同时,江苏还不断发挥高教资源位居全国前列的优势,大力实施“333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等人才工程,坚持引进培育“双轮驱动”,持续优化人才环境。

    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为了抢占青年科技人才的“智”高点,江苏多所高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激发和提升青年人才的突破性原创能力。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近年来,该校指导学生连续数年获得“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首创的“创新7问”科研训练方法在国内外200余所高校推广,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为行业培养了大批拔尖人才。
    聚焦基础研究、重视成果转化、强调人才培养,持续做好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的大文章,江苏步步铿锵有力,显示出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周永金 徐春晖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