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推动“夏病早治”“冬病夏治”,强化工程治理、结构减排,坚定不移把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好落实好。
在生态环境领域,所谓“夏病”和“冬病”就是指夏季和冬季易发、多发且集中性出现的环境问题。这类“病症”诱发的原因,固然与季节轮换、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相关,但究其根源,还是生态环境工作基础不牢、工作预见性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引起的。
“夏病早治”就是要早发现、早预防。夏季高温、高湿,旱涝会交替出现,也更容易形成极端天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前检查相关治污设施运行是否正常,一些涉水企业的废水输送、储存、回用系统有无安全隐患,工业园区及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是否可靠等。对于各种容易在夏季特别是汛期出现的问题要早防早治,严防“带病入汛”。
“冬病夏治”更注重解决污染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要从工程治理、结构减排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消除引发污染的深层原因,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比如,要想减少冬季大气污染,就得结合当地实际和自然禀赋、污染源特点等,实施一些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清洁取暖工程,优化产业结构。这些工作都需要提前纳入计划,加力推进。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石常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