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经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5/6/16 20:32: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266

    生活中,有运动习惯的人往往能深刻体会到,运动起来整个人的精力和心情都会变得不一样。
    运动到底能给身体什么样的反馈?经常运动和很少运动的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经常运动的人
    心肺功能更强
    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心肺功能指的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而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
    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的肌肉强度和力度,改善肺的顺应性,增强肺功能及肺局部的抵抗力等,还可以使心脏搏动更加有力和规律,保证心脏泵血的节律和效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心肺功能好的人,患慢性疾病如冠心病、慢阻肺的概率也会比较低。
    那什么样的运动对人体心肺功能提升最有效呢?
    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针对2070例平均年龄在54岁的人,进行了为期8年的周期性运动与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快走或骑自行车,最适合提高心肺功能。
经常运动的人
    认知能力更好
    很多人锻炼后都会觉得呼吸更轻松,身体更轻盈,心情也有所改善。这是因为运动后,脑细胞分泌的“内啡肽”会在短期内让人产生快感。
    长期运动对大脑是否有正面影响?
    英国一项长达10年,针对8958名50岁及以上人群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防止认知能力下降,但对于睡眠不足的人来说,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会减弱。
    另一项持续10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在这项研究开始时,无论参与者的睡眠时长如何,运动量更多的人几乎都有着更好的认知功能,但在持续10年的跟踪研究中,情况则发生了变化:
    睡眠时间短(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成为认知下降的主因,而睡眠时间少且运动少的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得更快,这种认知能力的下降对于50~70岁之间的人来说较为明显,而对于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即使睡眠不足,运动对他们的认知情况还是有益处。
    经常运动的人
    骨骼、肌肉、关节会更好
    经常运动对骨骼、关节、肌肉的好处,可能比你想的还要多。
    首先,经常运动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加强骨的新陈代谢,使骨径增粗、肌质增厚、骨质的排列规则、整齐。随着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等骨骼强度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
    其次,经常运动可以增加关节面软骨和骨密度的厚度,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从而减轻关节负荷,增加关节的稳固性。
    在增加关节稳固性的同时,由于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
    此外,经常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让肌细胞变粗,肌肉体积增大,肌肉力量增加。还可以增强血管舒张收缩能力,降低高血压、高脂血症、静脉栓塞的发生率。


    经常运动的人
    更有气质、更快乐
    经常运动不仅有利于减肥,还有利于全身骨骼肌系统的强健。功能强大的肌肉更能伸展体态、挺拔身姿,让人看起来更有气质、更好看。
    经常运动刺激大脑分泌的内啡肽,可以引起良好的情绪和状态反应,有助于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某些慢性疾病的预后和康复。
    怎样才算经常运动?
    运动宜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与安静心率相比,应相差15%~30%,甚至更多。
    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
    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成年人的运动准则:
    每周应保证有5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锻炼,合共150分钟;
    或每周保证有3天进行至少2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锻炼,合共75分钟;
    以及每周保证最少2天进行中至高强度肌肉伸展锻炼以提升身体健康。
    运动需坚持,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长期坚持。
    健康人可以选择快走、游泳、乒乓球、篮球、跳舞等活动方式;而身体有一些小问题的人,如膝关节有损伤的人,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椭圆仪等;其他特殊人群运动的安排,建议听医生或者专业人员的建议。
    此外,坚持经常运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劳逸结合,运动量循序渐进(一般锻炼后全身有汗,心跳加快,锻炼的目的基本就达到了);
    在思想高度紧张、情绪激动或身体疲惫劳累(如熬夜后)时避免体育锻炼;
    合理均衡饮食营养,尤其不能忽视进食蔬菜和水果,多摄入各种微量元素;
    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让运动发挥出最佳效用。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5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